影响旋转编码器的精度因素有哪些?精度和分辨率是衡量旋转编码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描述物理量的精度可以用“精度”来表示,它反映的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,而“分辨率”则用来描述刻度划分,它反映的是数值读取时可以读取的最小变化值。在编码器领域,“分辨率”不仅与划线数量有关,还随着电信号的变化而变化。可调可控,可随信号细分而变化。细分倍数越高,分辨率越小,但细分倍数越高,引入的误差越大。然而,准确性更倾向于机械方面。在产品生产完成的瞬间,其精度已经基本固定(一些高精度产品可以补偿信号,提高测量精度)。这个值被检测出来,与产品的加工工艺、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。我们很难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值作为准确度的依据,大多数只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判断准确度是否准确。
旋转编码器的行数和测量单位确定后,精度受这些划线或测量单位的宽度和间距的影响,宽度或间距不一致会导致脉冲误差。同时,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影响旋转编码器的精度。
旋转编码器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径向光栅的方向偏差
2、十字线编码器相对轴承的偏心
3、轴承径向偏差
4、耦合连接引起的错误
对于伺服电机旋转编码器,分辨率和精度的容易混淆的。精度主要取决于编码器的制造工艺,通过细分可以提高分辨率,但分辨率高并不意味着编码器就能达到高精度。
对于增量式编码器,温度和安装的正确度均可影响。均匀宽度和测量间隙是影响增量式编码器精度的关键因素。
旋转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其编码器(增量编码器)的刻度位置或编码器码盘模式。一般来说,分辨率是一个固定值,一旦编码器被制造出来,就没有办法再进行刻度变动。然而,增量编码器可以通过信号细分来提高分辨率。例如,增量方波编码器(HTL/TTL)输出增量方波信号,通过分析每次活动记录时每个增量通道(信号A)的上升和下降曲线,将编码器分辨率提高两倍。这样,当我们记录两个通道(信号A和B)的上升和下降时,我们可以将编码器的分辨率提高四倍(四倍频率)。对于使用sin/cos信号的编码器,与方波信号相比,我们可以将电信号按细分,以提供越来越高的分辨率。